为有效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市应急管理局“四举措”持续推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成效明显。2024年1—5月全市兑现安全生产举报奖励23余万元,奖励人次4500(次),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有效助力达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强化部署,全力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举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调查评估与统计科,明确专人负责举报奖励日常工作;牵头出台《达州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细化举报奖励范围、奖励标准、办理流程和监督管理等内容,推动全市各行业领域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将举报奖励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目标考核,并多次组织召开全市举报奖励工作推进和调度会,压紧压实各县(市、区)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责任,有效推动举报奖励工作走深走实。
二、加强宣传,营造全员监督的良好氛围。及时通过官网、微博微信、抖音等官方媒介宣传省、市《奖励办法》内容,在市县两级应急部门门户网站设置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系统”入口并加挂微信小程序码;督促辖区企业、学校、公共场所等区域醒目位置悬挂张贴举报微信小程序码1136张,设置有奖举报公告牌626个,发放宣传手册13200份,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社会知晓度;持续开展宣传“五进”活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宣传,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目前,群众可通过电话、书信、电子邮件、传真、走访、微信小程序、网络专项平台等方式举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最低可得1000元,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
三、突出重点,创新推动企业内部吹哨人制度。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吹哨人”作用,印发《在全市推行企业内部安全风险隐患报告奖励工作的通知》(达市安办〔2023〕34号),试点开展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和相关企业“吹哨人”内部举报制度,鼓励企业将隐患报告奖励机制融入日常安全管理,鼓励支持一线员工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和风险防范。今年以来,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州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等重点企业在“职工查隐患获奖励”活动中,共收到4517余件内部职工反馈,共计发放职工奖励22.7617万余元。通过“职工查隐患、老板发红包”的形式,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有奖举报工作与企业、员工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四、跟踪督办,提升举报奖励办理效能。充分发挥市安办组织协调作用,压紧压实举报问题整改企业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不断完善举报核查办理工作机制,推动举报各环节有序衔接、闭合管理;及时做好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举报事项核查、反馈及奖励发放工作,对于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加强全市举报奖励工作总结和提炼,对群众密切关心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整改,不定期开展举报问题整改“回头看”,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监督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