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大竹县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防汛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煤矿汛期暴雨预警撤人“五道防线”,切实保障极端天气条件下煤矿真停产、真撤人,坚决筑牢煤矿安全度汛屏障。
一、预警信息发布防线,确保指令传递及时准确。 县应急管理局在接到县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向各煤矿企业下达《监管撤人指令》,实时跟踪人员撤离进度,并将撤离情况及时上报上级监管部门;在收到大风、雷电、大雾等其他极端天气预警时,迅速传递预警信息,督促企业提前落实设备防护、区域巡查等防范措施,做到早预警、早防范。
二、视频调度抽查防线,压实驻矿值守监督责任。 收到预警信息后,县应急管理局通过手机视频系统,实时对煤矿双驻矿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抽查调度,动态掌握驻矿安监员履职状态,确保防汛期间监督责任不悬空、不间断,实现远程监督全覆盖。
三、现场实地核查防线,强化属地管理靠前监督。属地乡镇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组织专人第一时间赶赴煤矿现场,重点核查井下人员是否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同步检查值班值守人员在岗情况、地面井口防洪沙袋储备数量及摆放规范性等防汛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各项防范措施在一线落地见效。
四、监控系统追查防线,精准核验人员撤离实情。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依托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精准核实人员活动轨迹、出井时间及人数,通过数据追溯与分析,有效识别和杜绝煤矿在人员撤离过程中的瞒报、漏报等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撤人数据真实可靠。
五、驻点跟踪督查防线,闭环管理守住安全底线。在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期间,严格执行双驻矿员驻矿蹲守制度。驻矿安监员全程跟踪督促企业落实预警撤人要求,采取“现场清点、入井检身记录核验、人员定位系统比对”三重方式确认人员撤离情况,并在《预警撤人统计表》上签字确认后拍照报送至县应急管理局,形成闭环管理,坚决实现井下人员“零滞留”,牢牢守住汛期煤矿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
截至目前,我县共发布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信号)指令15次,累计组织9矿次、44人安全撤离,切实做到了预警及时、响应迅速、撤人到位,有效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