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达川区召开了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向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第一副组长、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剑主持会议,副组长、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潘峰传达有关会议精神并安排达川区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会。
会议传达了达州市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听取区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要求,要突出重点,扎实筑牢森林防灭火防护墙。一要强化排查整治。要摸清底数,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的方式,全面排查森林公园、林场、公墓区等重点区域火灾隐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要强力整治,根据“四张清单”,定人、定责、定时逐条整改,限时整治到位。要定期回访。应急管理局、公安分局、林保中心要抽调专人组建“回访”工作队,适时“回访”整治情况,严防死灰复燃。二要强化火源管控。一是管住人。要按照属地原则,采取人盯人的方式,严格落实“痴、呆、傻、聋、哑”等特殊人群和无自控能力的老人、小孩的监护责任,严防他们玩火、失火引发森林火灾;要加强对林区作业人员和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杜绝发生因林区施工、作业而引发森林火灾。二是管住火。要严格管控入山进林的人和车辆,做好登记和检查,坚决堵住入山火源。特别是要加大重点山林巡护频次和密度,对重点林区、重点部位要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做到林内有人巡、路口有人守、山头有人看,要针对秋冬季特别是重大节日期间,进入山林人员增多,野外用火活动频繁等实际,严格管控野外用火,牢牢守住森林防火底线。三要强化应急处置。一是完善应急预案。要结合全区天气、地形等实际,以及调整后的部门职责,完善全区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细化扑火、撤离、救援等措施。二是强化应急演练。要抓好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把责任、任务和措施具体化,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强化物资储备。要坚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原则,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定期对森林灭火器、森林灭火水枪、防火服等防灭火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灾情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和正常使用。四要强化预警监测。进一步强化预警监测,加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完善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采取定点值守、网格化巡逻等方式,建立无间断、无盲区监控预警体系,做到全天候、全覆盖监测,争取快速扑救的主动权。气象部门要定时发布防火信息,遇到高火险天气提前发出预警预报。应急管理局要认真执行高火险天气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在高火险期,要加派重点防区和重点部位巡护力量,加强预警监测信息反馈,形成上下贯通的预警机制。五要强化宣传引导。一是“点对点”宣传。主动邀请省市专家,对各乡镇(街道)、区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将森林防灭火知识,作为各类学校“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提高中小学校学生森林防灭火意识。二是“点到面”宣传。各乡镇(街道)要在场镇、村社林区、重要路段等地方,设置森林防灭火横幅、警示牌,增强警示作用。通过微信、微博、LED显示屏等方式,定期推送森林防灭火相关知识宣传,在重要时段和敏感天气,及时向群众推送警示短信,尽可能的100%覆盖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隐患人群。
会议强调,要明确责任,坚决守好森林防灭火责任田。一要压紧压实责任。区防火办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相关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各局。区发改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林保中心等单位要对照“四个清单”,细化专项整治方案,推动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区公安分局要坚持“严管重罚”,严格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严厉打击人为放火、失火犯罪行为。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日常重点工作,落实到山头、地头、人头,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二要建立健全机制。一是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区级分管领导要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调度会,协调解决森林防灭火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对涉及森林防灭火方面工作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对接,实现工作信息及时共享。三是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配合,按照“防火有界、扑火无界”的原则,谁先发现谁先扑,严禁推诿扯皮,协同组织扑火。三要严格督导检查。区目标绩效办、区防火办要采取“日巡查、周督查、月通报”等方式,加大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落实、扑火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情况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督促整改。对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采取“一对一”“发点球”的方式交办,倒逼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区纪委监委要对见火不救、有火不报、贻误战机的或不按要求靠前指挥酿成森林火灾或人员伤亡的,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