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们将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开展“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和能力调研,全面摸清全市应急管理现状,就提升相应能力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乡镇一级应急管理机构和职责,有效传导压力,激发活力。扎实做好“十四五”应急管理规划编制。
二、着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针对节假日、复产复工、重要时间节点等特殊时段规律特点,及时制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通报、督促整改,推动各地、各部门有效落实监管责任。
三、全面抓好防汛减灾。加快补齐全市救灾抢险工作短板,充分发挥各防灾减灾议事协调机构和专业救援队伍的作用,实现科学防灾、减灾、救灾。加强监测预警,有效落实防御措施,强化汛期值班值守和应急力量准备。积极向上争取受灾群众困难补助,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提升指挥救援能力。按照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立市应急指挥中心和7个县级指挥平台,力争年内实现救援支队基地扩建工程开工,按照标准完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规范提升社会化救援力量,形成统一领导、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救援格局;深入开展救援培训演练和技能竞赛,增强实战能力。加强应急管理专家的日常管理,及时更新完善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救援中的专业作用。
五、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大力推进“互联网+执法”,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强化精准执法、计划执法,避免多层级重复执法和执法缺位。严格执行联合惩戒制度,将严重违法企业及时纳入“黑名单”,并加大执法检查频次,提高震慑力。
六、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增强应急管理干部队伍遵规守纪和反腐倡廉意识,提升干部队伍精气神和战斗力。组织开展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全员大培训、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有效提高应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