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通川区煤矿安全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 2015-05-11 17:56:56
  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为切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市安监局煤矿安全督查组在调研员陈德清同志带领下,于4月30日对通川区煤矿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实地抽查了通川区杨家沟煤业有限公司(杨家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将有关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查情况

  (一)复工复产验收工作情况

  该区成立了煤矿企业复产复工验收领导小组和现场验收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程序有序,开展了节后复产复工工作。目前3家煤矿已全部验收合格,正在有序组织生产作业。

  ﹙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

  一是成立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联合办公机构,制定了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原则、步骤、要求、期限、政策、措施和工作目标;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了夹巷子煤矿和松树店煤矿;三是煤矿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成立达州丰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由达川区幺塘煤矿、开江县开丰煤矿,通川区新兴煤矿、双庆煤矿重组为60万吨煤矿。通川区杨家沟煤矿参与达川区昌龙煤矿兼并重组。

  ﹙三﹚关闭煤矿水患普查及水害治理工作

  通川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关闭煤矿水患普查及水害治理工作。一是编制了工作方案,将煤矿防治水工作纳入日常监管监察主要内容。二是正在积极争取资金,确保关闭煤矿水患普查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是积极联系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开展关闭煤矿水患普查及水害治理工作。针对达川区友谊煤矿和五一煤矿关闭后对通川区双庆煤矿和新兴煤矿构成水害的情况,区安办以多种方式对双庆煤矿和新兴煤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四﹚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成立了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杰为组长的全区煤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二是区政府制定了《达州市通川区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方案》(通区安办〔2014〕59号),落实了具体实施方案。三是落实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机构经费和人员。三是层层宣传动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四是扎实开展了隐患排查工作。全区共出动人员60人次,出动车辆15台次,共排查隐患53条,发出隐患整改指令3份,目前隐患排查组排查出的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五﹚煤矿遏制较大事故攻坚战工作

  一是成立了煤矿事故攻坚战领导小组,制定了《达州市通川区防止煤矿较大以上事故攻坚战实施方案》(通区安委〔2014〕3号),落实了政府领导和部门领导包矿制度。

  二是积极开展煤矿再教育、再培训活动。先后对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区级煤矿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煤矿实际控制人、煤矿矿长、煤矿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进行了培训,共培训人员700余人。

  ﹙六﹚煤矿汛期安全准备工作

  区安监局已下发通知,对各煤矿企业汛期安全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要求企业务必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做出妥善处理,确保汛期煤矿安全生产不出事故。

  二、现场发现的问题

  (一)+390m水平:排矸平硐井口无人值班;排矸平硐隔爆水袋水量不足;排矸平硐有4处密闭未上图,未上台帐;排矸平硐未安装人员定位系统读卡器、无风速传感器。

  (二)矿井风量分配不合理,+390m排矸平硐风流反向。

  (三)矿井存在图实不符的问题(+390m排矸平硐在据井口约200m处,原+288m至+390m有一排水系统未在图上反映)。

  (四)+288m至+390m有一排水系统使用局扇通风,按通川区经信局审批的,应安装2台局扇,实际只有一台局扇;有一排水系统,按通川区经信局审批的,在主暗斜井入口处应安设一铁栅栏,实际没有安装,+288m水泵房无瓦斯传感器。

  (五)从监控日报看:4月以来,矿井避难硐室出口CO传感器多次报警(最高时浓度达43.05PPM),无分析处理措施。

  (六)+555m水平K12煤层尾巷仅设置一道栅栏,未密闭,无瓦斯检查牌板,废风串入K12采煤工作面

  (七)K12煤掘进工作面未发现探水钻孔,K14、K12煤层隔爆水袋水量不足。

  三、督查要求

  一是对督查发现的问题,由区安监局督促企业认真整改到位。二是全力推进煤矿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工作,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回头查”活动要求。三是认真抓好遏制煤矿较大事故攻坚战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四是进一步抓好各煤矿汛期防治水工作。五是抓好关闭煤矿水患普查及治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六是继续抓好煤矿兼并重组工作。